马克龙刚表态法国议员就窜台美舰也到台湾海峡挑衅我军反制
媒体报道称,法国国民议会“友台小组”代表团一行4人,将于17日至20日窜访台湾,目前人已经到了对岸。据悉,他们此次窜访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双方立法机构与台法贸易关系。所谈议题包括,台海安全,印太局势,清洁能源,以及半导体合作等。
不仅如此,另一个由法国参议员组成的代表团,预计会在一周之后抵台,由此可见,我军环演刚结束,西方政客便迫不及待展开行动。
事实上,就在法国议员窜台前一天,美海军“米利厄斯”号驱逐舰穿越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由于时间点太巧合,很难不让人怀疑他们是有意为之,而就在前不久,“米利厄斯”号也曾进入南沙岛礁附近惹事。
面对美舰的挑衅举动,东部战区发言人施毅大校表示,战区部队已组织海空兵力,全程对其进行跟踪警戒,我军将随时保持高度战戒备,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与地区和平稳定。
总的来看,外部干涉势力挑衅一次,我们就坚决反制一次,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西方国家对的介入没有减少,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比如因感染新冠而推迟访华行程的欧盟外长博雷利,日前就跳出来大放厥词。
他通过视频连线会议时声称,发生在台海地区的任何事情,对欧洲而言都意义重大,绝不能漠不关心,并将中国描述为欧洲的“伙伴,竞争者以及系统性对手”。
博雷利强调,欧洲未来会在这三种关系当中倾向哪一种,完全取决于中国在台海的相关行动,不过他也重申,欧洲有必要与中国保持沟通。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天举行的G7外长会议上,多个核心议题都围绕中国展开。
作为G7主导者,美国一边呼吁成员国要步调一致地面对中国“威胁”,一边又表示进行坦诚且具有建设性的接触非常重要,其承认所有G7国家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这多少有些讽刺。
其实无论是西方议员窜台,还是美舰闯入台海刷存在感,在我们过去与西方围绕进行博弈的过程中时有发生,但这一次他们的所作所为与过去相比,实在是过于刻意。
因为干涉我国内政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美国的真正的目的,恐怕是为了淡化马克龙结束访华后,公开喊出的“欧洲不应该成为美国附庸,更不应该卷入中美在上的对抗”这句话,所产生的强烈舆论效应。
目前,中美博弈已进入关键期,马克龙在这个时候掀华盛顿的桌,呼吁欧盟保持独立性,美国自然很不高兴,而且欧盟理事长米歇尔在接受采访时也坦言,马克龙的话代表了一部分欧洲国家领导人的心声。
换言之,马克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希望被美国对华政策捆绑国家很多,眼下这股力量正形成一股合力,而马克龙便是他们的代言人和传声筒。
所以,在大陆启动环演期间没有采取应对措施的美国,以及欧盟内部亲美势力,却突然在近日密集行动,无非就是想通过上述操作,来突显西方对台当局的支持,进而证明马克龙的观点和论述“错误”。
但美国不愿意承认的是,并不是马克龙振臂高呼,使得欧洲出现加强战略自主的声音,而是欧洲过去被美国坑得太惨,催生出马克龙式的政治人物,不能搞错了因果顺序。
对我们而言,美欧关系出现裂痕,有助于减轻在台海方向的压力,更加专注的应对美国的围堵。也只有当我们始终保持对“”分子高压震慑,欧洲内部清醒人士,才有足够理由远离这个不属于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