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皮包骨男孩”讨水喝让人泪目被志愿者收养后他怎么样了
说起非洲,大家就会不由自主地将其和“贫穷”联系在一起,不知道大家还记得《饥饿的苏丹》那张照片吗?一个瘦骨嶙峋的小孩趴卧在地上,后面有一只虎视眈眈的秃鹫,随时都有猎食他的可能,那瘦弱的身躯让人心头一颤。
当时这张照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人都加入了“援非”的行列中,这里的人们受限于饥饿与贫困之中,高出生率高去世率成了非洲的特点,他们早已看淡生死,特别是孩子的命运,就像小草一样不被重视。
更让人接辣眼的是,非洲那落后腐朽的思想,比如——“巫童现象”。这个无知愚昧的产物和非洲地区教育程度低息息相关,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随时都有不幸发生,而无知的人类就会把生活的不幸归罪于“不详的巫童”。
当地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牧师,会将鸽子血、石油乃至硫酸灌进孩子的肚子里,若不成功这样的孩子就会被分手、被虐带、被殴打,越来越多的孩子遭受了巫童的礼仪,不得不接受这悲惨的命运。
有一为小男孩因为“巫童身份”,在一岁的时候就被父母遗弃,四处游荡长达八个月之久,在这段背痛的日子里,他遭到了这个年纪根本不应该承受的唾弃和蔑视,人们都不会接近他,甚至嫌弃谩说他,更不会给他吃饭,他只能到处找吃的。垃圾桶就成了他提供食物的场所。
非洲的垃圾和我们想象中的完全不同,我们国家的垃圾桶里还存在一些残余剩饭,而那里能吃的垃圾都少得可怜,但这名小男孩还是坚强地活了下来,整个人奄奄一息,随时都有死去的可能。
直到遇见了洛文,他的生命才出现了转折。作为援非志愿者的一员,洛文看见了这个小男孩,当他了解到小男孩巫童身份的时候,她便动了恻隐之心,她不顾别人的眼光蹲在小男孩的面前,而这个小孩紧紧地盯着洛文手里的水,很显然他想“讨口水喝”,洛文感到心酸不已,她将水瓶拧开,慢慢地喂他喝下去。当时这一瞬间还被人拍成照片,在网上引起不小的轰动。
善良的洛文并不是图一时之快,他决定把这个可怜的生命带回家养大,于是他不顾别人的阻拦,将浑身脏臭的孩子抱在怀里,并带他去医院做了检查,好在小男孩除了严重的营养不良还有一些可以治愈的疾病,并不存在传染病,但经过洛文的细心照顾,小男孩的疾病很快就痊愈。
小男孩被领养后取名为“希望”,也是一种美好的寓意,希望他能重新开始新的人生。
在六年的时间里,在养母和其他爱心人士的关怀下,他长得胖嘟嘟的,黑黑的皮肤油亮亮的,各方面条件都很好,非常健康,根本看不出来是之前那个“瘦骨嶙峋”的小巫童。
现在的他已经背着书包去上学,希望以后他能够记得养母的恩情,好好地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