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苏 常 州
2016年,常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7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7亿元,
下降0.9%;第二产业增加值2682.3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2938.9亿元,增长10.1%。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122721元,按平均汇率折算达18476美元。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2.6∶46.5∶50.9,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88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2%。
2016年,常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0.3亿元,增长3%,其中税收收入383.2亿元,增长2.5%,税收占比79.8%。主要税种中,增值税及营改增增值税完成132.5亿元,营业税完成55.2亿元,企业所得税完成51.3亿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5.5亿元,增长4.2%,其中教育支出83.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亿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3.2亿元,科学技术支出27.4亿元。[16]
2016年,常州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284亿元,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152.4亿元,增长3.5%;林业产值2亿元,增长3.7%;牧业产值39.4亿元,增长1.7%;渔业产值73亿元,增长6.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2亿元,增长10.1%。受不利天气影响,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99.2万亩,比上年下降7%;粮食总产量93.7万吨,下降13.5%,其中夏粮、秋粮总产分别为25万吨、68.8万吨,分别下降19.2%和11.2%。2016年,全市稻谷亩产617.4公斤,下降4.1%;小麦亩产307.1公斤,下降13.9%。
2016年,常州新建高标准农田4.3万亩,累计建成139.3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比重达61.9%;新增高效设施农业1.5万亩、高效设施渔业1.1万亩,累计建成47.5万亩、20.3万亩,占耕地面积、水产养殖面积比重分别超过21%和36%。预计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5%。[5]
2016年,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266.9亿元,比上年增长8.5%。按省统一口径计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产值9430.9亿元,轻工业完成产值28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3%。七大工业行业产值同比均实现增长,电子、机械、化工、建材、纺织服装、冶金、生物医药行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735.4亿元、4892.4亿元、2119.5亿元、361.7亿元、1032.5亿元、1975亿元、2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8%、9.4%、8.8%、7.1%、6.6%、1.5%。企业效益稳定增长,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441.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实现利润7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2016年,常州市十大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212.7亿元,同比增长9.5%,十大产业链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4.3%,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贡献率达36.7%。十大产业链中,轨道交通产业链完成产值400.2亿元,同比下降2.8%;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产值873.1亿元,增长31.1%;农机和工程机械产业链产值577.3亿元,增长4.9%;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产值690.8亿元,增长8.4%;碳材料产业链产值86.5亿元,增长14%;新医药产业链产值432亿元,增长5%;新光源产业链产值111.6亿元,增长8.1%;通用航空产业链产值22.7亿元,增长30.5%;智能电网产业链产值743.7亿元,增长2.1%;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链产值274.7亿元,增长11.8%。
2016年,常州市建筑企业全年完成施工产值1273.4亿元,比上年下降1.2%;房屋施工面积9236.2万平方米,下降7.7%;房屋竣工面积3575.2万平方米,增长3.7%。建筑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7.7万元/人,比上年下降2.8%。[5]
2016年常州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05.1亿元,增长6.5%,其中工业投资1918.5亿元,增长9.2%,服务业投资1681.5亿元,增长2.7%。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891.2亿元,增长8.8%。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46.7亿元,比上年下降12.1%;商品房施工面积3388.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2%,其中新开工面积514.3万平方米,下降19.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35.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97.5万平方米。[5]
2016年常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2.8亿元,增长10.7%。从消费形态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78.3亿元,增长15.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737.7亿元,增长9.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9.6亿元,增长13.2%;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7.2亿元,增长16%。从城乡消费市场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60.1亿元,增长10.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42.7亿元,增长10.3%。[5]
2016年,常州市完成外贸进出口1820亿元,增长4.6%,其中出口1375亿元,增长4.2%。新兴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市场有效拓展,全年对“一带一路”出口增长9.8%,增幅高于全市平均5.6个百分点。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40亿元,增长5.1%。
2016年,常州市新增协议注册外资4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3%,其中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24个,比上年增加10个。全市实际到账注册外资25亿美元,增长0.5%。新增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6家,住友电气、富士通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实现增资扩股。
2016年,常州市新备案境外投资项目91个,中方协议投资额9.7亿美元,增长27.9%,其中涉及“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项目14个,中方协议投资额2.9亿美元,占比达30%。全年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额4.9亿美元,服务外包执行额4.1亿美元,分别增长27.9%和29.0%,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6亿美元,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4亿美元,分别增长7.2%和24.6%。
2016年,常州市开发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6.6亿元,完成工业投入1436.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23.7亿元,实际到账外资23亿美元,新批协议注册外资37亿美元。开发区新增协议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37个,占全市的86%。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获批筹建省级高新区,苏澳合作园区正式落地,武进高新区、武进经开区获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2016年,常州市接待外宾215批1399人次,其中外国驻华使领馆团组35批174人次,外国友好城市团组43批242人次,外国来访记者17批52人次,经贸团组39批371人次。2016年新缔结友城两个,分别是德国明登市和英国索利哈尔市。[5]
2016年末,常州市公路总里程903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6公里。全年营业性客运量7204.5万人,比上年下降4.9%,货运量13396.1万吨,比上年增长3.4%。公路客运量5423万人,比上年下降7.4%,公路旅客周转量37.1亿人公里,下降7.7%;公路货运量1.1亿吨,增长4%,公路货物周转量122亿吨公里,增长4%。铁路客运量1434.3万人,增长4.8%;铁路货运量108.9万吨,增长2.9%。民用航空旅客吞吐量195.6万人次,增长8%,货物邮吞吐量1.57万吨,下降10.9%。港口货物吞吐量9385万吨,其中常州长江港货物吞吐量4031万吨,分别增长4.5%和11.4%。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09.8万辆,其中个人汽车93.9万辆。
2016年,常州市邮政业务总量40.6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33.9亿元,增长30.5%,其中快递业务收入24.5亿元,增长41.3%。邮政业全年发送特快专递1.6亿件,增长40.4%。全年通信业务收入54.7亿元,增长3.7%。年末全市固定电线万户,移动电线.1万户,其中宽带网用户210.3万户。
2016年,常州市实现旅游总收入83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旅游接待总人数6004.2万人次,增长10.1%,接待国内游客5989.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20亿元,分别增长10%和14.2%;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14.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3亿美元,分别增长14.9%和9%。年末全市共有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4家,其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A级以上景区32家,其中5A级2家,4A级9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7家,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28家,江苏省工业旅游点4家,江苏省自驾游基地7家;旅行社139家,1家旅行社进入全省旅行社20强;星级酒店46家,其中五星级7家,四星级19家。旅游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年新建旅游厕所67座,改扩建旅游厕所31座。新建旅游停车场15个,总面积12.3万平方米,共计新增大车停车位283个,小车停车位2399个。新设、更新旅游道路交通指引标志282块。[5]
2016年末,常州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540.8亿元,比年初增加1102.1亿元,增长14.8%,其中住户存款3366.8亿元,增长5.4%。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043.2亿元,比年初增加688.6亿元,增长12.9%,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460.1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4582.3亿元,分别增长18.3%和11.2%。
2016年末,常州市全市保险公司共68家,其中产险公司28家,寿险公司40家。全年保费总收入224.9亿元,比上年增长43.6%,其中人寿险169.4亿元,增长61.5%,财产险55.5亿元,增长7.4%。全年保险赔(结)款支出67.4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人寿险33.2亿元,增长53%,财产险34.2亿元,增长2.3%。
2016年末,常州市证券营业部总数达46个,资金账户总数106.9万户,持有A股市值1198亿元。证券市场全年各类证券交易总额19439亿元,比上年下降39.6%。其中A股交易额16684亿元,下降42.4%;B股交易额321亿元,增长817.7%;基金成交额334.4亿元,下降55.4%;债券成交额2099.6亿元,下降14.0%。年末全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43家,累计募集资金638亿元;年内新增上市企业5家,首发募集资金共16.5亿元。[5]
2015年,常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8个,博物馆24个;公共图书馆4个,全年总流通217.2万人次;自办广播节目7套,电视台节目7套,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用户分别达117.6万户、116.6万户。
2015年,常州原创大型锡剧《夕照青果巷》成功亮相第二届江苏省艺术展演月,获“省文华优秀剧目奖”,被列为全省重点剧目明年晋京演出,《龙城谍恋》、《幸福的红萝卜》、《千古词帝》、《帝国的最后一夜》等作品成绩突出。“中华龙城(常州)创意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入选文化部2015年文化金融合作项目,常州创意产业基地荣获“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区”称号。[16]
2015年,常州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96个,拥有总床位24263张,卫生技术人员2.96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009人、注册护士12531人,全市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55人。11家城市公立医院和7家县级公立医院同步实施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构建分级诊疗制度,8所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共建380张床位的21个特色专科;大力发展社会资本办医,全年新增非公立医疗机构72家,床位1200张。
2015年,常州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100%,人均筹资标准达到603元,住院实际补偿比达56.03%;新建和改扩建基层医疗机构11家。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达50元,服务内容扩大到12类45项;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成率达72.2%,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80.7%。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受理城镇单独夫妇再生育申请2114对。[16]
2015年,常州拥有体育场地12340个,其中体育场26个,体育馆29个。常州市和辖市区全部创建成为“第一批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年内开工建设1个区级全民健身中心,完成4个乡镇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建成32个全民健身示范工程,为自然村(居民小区)新建和更新637个健身路径,免费开展国民体质测试超3万人次。实施“提升农民体育工程”,乡镇农村“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逐步推进。全年共成功举办中国羽毛球大师赛、西太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武进赛段)、第七届U21青年女曲亚洲杯赛、中塞国际男篮对抗赛等5项次国际性比赛,以及26项次全国比赛(含体育协会赛事)、14项次省级比赛。2015年,常州市共有13名运动员获得国际性比赛前三名,63名运动员获得全国性比赛前三名;其中,2015年8月俄罗斯喀山游泳世锦赛上,常州籍运动员史婧琳、沈铎和队友夺得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赛金牌,全市世界冠军总人数达到20人。全年共组织中小学生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棋类、射击、举重等20项47次中小学生体育比赛。[16]
2015年,常州拥有各级各类学校691所,在校学生79.32万人,教职工5.7万人。大力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
全市实施学校建设项目108个,完成投资16亿元。2014年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综合得分为87.4。全市本二以上达线%,职业学校对口单招本科录取率连续16年位居全省第一。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8个,二等奖3个;在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51个、二等奖120个,获奖数量、层次均居全省前列;五大学科竞赛获省一等奖共335个,二等奖共547个,16所高中的17个项目建成省级课程基地,建成职业教育集团10个、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37个,热点高中统招名额分配比例保持在70%,流动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吸纳比例达90.2%。完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工程,全市江苏省品牌和特色专业增至45个,建成并投入使用5个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16]
常州的高等教育有: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
2016年,常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35元,增长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58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0元,增长8.5%,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4:1。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980元,增长7.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080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567元,增长12.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7.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0.8%,分别较上年下降0.8个、0.9个百分点。
2016年,常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5,八大类商品“六涨两跌”,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3.6%,衣着上涨3.3%,居住上涨1.9%,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2.5%,医疗保健上涨12.6%,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6%,交通和通信下降1.3%,教育文化和娱乐下降0.4%。[5]
2016年,常州新开工保障房27440套,基本建成27476套。全年新增公共租赁住房家庭1151户,其中实物配租家庭829户,租金补贴家庭322户。中低收入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家庭及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家庭的人均月可支配收入门槛放宽到3560元(含)以下。
2016年,常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7.9万人,比上年增长3.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3.0万人,增长2.5%;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1.6万人,增长2.7%。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8%。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2143元,比上年提高4.1%。[5]
常州人文始祖季札;兰陵萧氏(南朝宋国孝懿皇后萧文寿,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南朝梁武帝萧衍,《昭明文选》主编昭明太子萧统等);南宋政治家薛极;明代《永乐大典》主编陈济;明代学者谢应芳;明代文学家、抗倭英雄唐顺之;明代东林领袖顾宪成之师、经史学家薛应旂;明代“东林八君子”中的薛敷教、钱一本;明代政治家孙慎行;明末清初的“乱世佳人”陈圆圆;清顺治朝状元大学士吕宫;清代“阳湖文派”代表人物李兆洛、恽敬;清代“常州词派”代表人物张惠言;清代“常州画派”代表人物恽寿平、唐炗;清代今文经“常州学派”代表人物庄存与、庄述祖、刘逢禄;清代“江左才子”钱名世;清代著名诗人、史学家赵翼;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清代政治家赵申乔、管干贞;清康熙朝状元赵熊诏;清代著名诗人黄仲则;清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清代金石学家孙星衍等。
创造了第一个电报局等11项“中国第一”,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和南洋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创始人盛宣怀;
近代女画家、诗人徐志摩之妻陆小曼;20世纪30年代著名歌后、影后周璇;著名导演、剧作家阿甲、洪深;
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兼主席团成员、亚太空间多边合作空间技术应用首席专家、中国资源卫星工程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吴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