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德国悲情元帅克卢格:有担当的天才统帅屡屡违背阿道夫的命令

二战时期的德国,真的很让人羡慕,各种名将层出不穷,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将外,其实有更多的名将被埋没于历史长河中;而接下来要说的这位名将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名字叫汉斯·京特·冯·克卢格,没错,他也是出生于一个历史悠久的普鲁士军事世家,他的父亲就是一名陆军中将。

当时传统的普鲁士贵族对后代培养是非常严苛的,克卢格自幼便受到父亲的熏陶,后来又考入普鲁士军官学校;在一战结束后,他继续留在军中,直至成为第4集团军总司令。在波兰战争时,他小试牛刀,结果因战果辉煌晋升一级上将;在攻占法国后,又因战功显赫晋升为德国元帅。

在苏德战争初期时,他所率领的第4集团军也是战绩辉煌;但就在德军顺利推进时,克卢格与时任第2装甲集群总司令的古德里安起了冲突。当时克卢格要求稳重一点,尽量形成一条完整的战线;但古德里安却要求尽快的推进,还说克卢格是个老顽固,根本不懂坦克战术。

因此,两人关系不断恶化;其实两个人的想法都没错,因此在德军统帅部也产生了分歧,而阿道夫也是拿不定主意,以至于不断改变攻击目标,结果是不仅耽误了时间,而且也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战线。而苏联利用德军内部混乱的时间,早就在莫斯科调集了大量军队,并修建了大量防御设施。

所以在莫斯科战役时,古德里安提倡的冒险战术失败了,不是说这个战术不行,只能说是耽误的时间太多了;但也因为没能建立完整的战线,所以在苏联反攻时,无法守住战线,以至于损失惨重。其实这也是为何古德里安会被阿道夫撤职的原因,因为阿道夫认为,是古德里安的战术有问题。

但这些事迹其实都不是克卢格的真正高光时刻,他真正的高光时刻是在成为中央集团军总司令后开始的;当时规模庞大的苏联军队已经开始对德军进行反攻,面对苏军的强大攻势,德军的中央战线不断后撤;而且由于德军前进的太过迅速,留下了很多缝隙,有很多苏军就趁机跑到了德军的后方。

如果是在平时,这些跑到德军后方的苏军根本不算什么,但在前线失利的情况下,这些后方的苏军就成了让人头疼的存在,他们频繁的袭扰德军的后勤补给线路,让德军苦不堪言。有鉴于此,克卢格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军队后撤150公里,派军队堵住缺口,而后清理后方捣乱的苏军。

这一命令其实是违背了阿道夫的命令的,阿道夫给出的命令是禁止任何人擅自退却;但事实证明了克卢格的正确性,如果不是他及时下令撤军,可能整个中央集团军群就要损失惨重了,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但显然这不是克卢格唯一一次违背阿道夫的命令,因为不久之后,他为了救两个集团军,又再次违背了阿道夫的命令……

在克卢格的指挥下,中央集团军群缓缓的后撤至指定位置,并且还清理掉了后方捣乱的苏军,并且巩固了防线,不得不说,克卢格的确是一位难得的人才,有大局观,有决断力,而且战术指挥能力也是相当出色;虽然屡屡违背阿道夫的命令,但事实证明克卢格是正确的后,阿道夫也没有指责他。

在库尔斯克大会战进行时,阿道夫召见了克卢格和曼施坦因,向两人咨询接下来怎么办;可见在阿道夫的心中,克卢格和曼施坦因已经是一个级别,或者说是当时阿道夫最倚重的两位重将了。不过很显然,克卢格的战略能力还是不如朱可夫的,就算个人能力再强,也无法面对层出不穷的苏联军队,德军一退再退。

克卢格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保住德军的有生力量,避免遭受重大损失。后来他又被调往西线,接替伦德施泰特元帅成为德国西欧战场总司令,但此时的盟军也已经大规模登陆,而且步步紧逼,德军很难做出有效的抵挡,整个西线的战况日益恶化;此时盟军已经攻至塞纳河附近。

克卢格请求撤军后建立新的防线,但阿道夫始终没给出回复,克卢格见形势危急,再不撤军就有全军覆没的风险,于是就让坦克第五集团军、第七集团军撤退,并说自己一力承担后果。其实在克卢格下令撤军的前一天,阿道夫就已经拒绝了克卢格请求撤军的申请,但消息并没有第一时间到达克卢格手上。

最终阿道夫在愤怒之后,在现实面前不得不批准了这一命令;但克卢格也因此被追责;在临行前,他写了一封信给阿道夫,他一方面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辩护,并称西线的败局是由于他(阿道夫)有意采取的错误决策造成的;另一方面,最后一次劝阿道夫寻求和平及在有需要时结束战争。

最终在返程途中,他为了避免受辱,选择服用氰化物自尽;其实克卢格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战将,作为统帅而言,他是合格的,但他却也是屈辱的,或者说是憋屈的,因为大多数时候,他都是率军抵挡苏联军队及盟军的进攻,不断撤退;不是他不想进攻,而是面对强大的苏军,他做不到反攻。

日本发现新型变异新冠病毒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10日宣布,从4名由巴西飞抵日本、在机场检疫中判明感染新冠肺炎的男女乘客身上,检测出了与英国和南非类型不同的新型变异新冠病毒。这4人分别是2日从巴西到达羽田机场的40多岁男性、30多岁女性、10多岁的男性和女性。 40多岁的男性到达时无症状,但后来由于呼吸状态恶化紧急住院。30多岁的女性和10多岁的男性分别有头痛和发烧的症状,10多岁的女性没有症状。

从4人体内检测出的病毒虽然与英国和南非发现的病毒也有共通的变异部分,但属于不同的新变异种。其传播能力以及是否更易致重症化等尚不清楚。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克卢格7日在哥本哈根举行线年世界拥有了疫苗等应对新冠疫情的新工具,但同时也面临病毒变异等新挑战。克卢格说,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负责的53个国家中,已有22个国家发现了变异的新冠病毒毒株。变异病毒传染性更强,引发病症的严重程度并无变化。如果不加强控制以减缓其传播,将对当前已承压的医疗系统产生更大影响。

他呼吁各国提高警惕,调查和跟踪异常的快速传播事件、意外的疾病表现或重症,加大对变异病毒的系统性测序力度并利用测序数据来推动早期预防,以及更多分享数据。

根据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数据,欧洲地区目前有超过2.3亿人生活在全国封锁中,还有一些国家将在接下来几周宣布封锁措施。超过四分之一的欧洲国家新冠感染率非常高,卫生医疗系统承受巨大压力。

克卢格呼吁各国继续坚持戴口罩、限制社交聚会人数、保持社交距离和洗手,辅以恰当的病毒检测和追踪等防疫措施。

和隆美尔一样凄惨的德国名帅但自杀后希特勒:他应该被处死

二战时期的德军名将众多,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屡立战功,但有一些人却结局凄凉,有几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将,却最后被迫自我终结。

说到这里,许多人肯定会想起“沙漠之狐”隆美尔,但除了隆美尔,还有一位德国名将和他的遭遇极其相似。这位凄惨的德国名将就是:京特·冯·克鲁格。

京特·冯·克鲁格1882年10月30日出生于波兹南一个普鲁士军事世家,克鲁格的父亲是一名有着贵族身份的陆军中将,年少的他便以效忠君王与祖国为最高目标。

在其父亲的熏陶下,克鲁格考入普鲁士军官学校,在校就读期间学业优良,被同学们称为“聪明的汉斯”,还曾因舍身救人荣获过一枚奥尔登堡救生奖章。

后来克鲁格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战场上身负重伤。他的晋升可谓一步一个脚印儿,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克鲁格已经是德军第6集团军总司令(后整编为第四集团军)了。

二战爆发后,德国对波兰的闪击战开始,克鲁格指挥的第四集团军与屈希勒尔将军指挥的第三集团军,同属费多尔·冯·包克将军所指挥的北方集团军一起发动了进攻。

克鲁格的第四集团军于1939年9月1日从东波美尔的各集结地发起攻击,与海因茨·古德里安的装甲军一同突过走廊地带,从而切断了波兰部队的退路并重创波军残余。波兰的闪击战结束后,克鲁格晋升为上将。

不久后德军入侵比利时,克鲁格虽然对此作战表示过反对,但依然率领第四集团军积极参与作战。继突破比利时警戒部队之后,5月25日,第四集团军突入并分割英军和比利时军队,致使比利时于28日投降。

德军随后又利用一次由东向西的突击,第六和第四集团军在里尔包围了法国的两个军。1940年7月19日,克鲁格和其他几位陆军同僚一起被晋升为陆军元帅。

1941年12月19日,苏德战场极为不利,而德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元帅因同希特勒意见发生分歧而称病辞职,希特勒自任陆军总司令。并派克卢鲁元帅接替1941年底被解职的包克,担任东线中央集团军总司令。

由于对苏联战争的形式极为不利,德国国内也出现了反对希特勒的呼声,国防军中的一些反希特勒军官,他们抓住克鲁格曾得到希特勒赠予的25万马克生日礼金一事,不断向克鲁格做工作,说只有起来参加反抗运动,才能洗刷这种不光彩行为。但克鲁格犹豫不决,他怕担当不忠的骂名。

克鲁格上任东线中央集团军总司令后,向希特勒求援撤出苏军包围圈,被希特勒拒绝。但克鲁格不顾希特勒的反对,命令部队突围并取得成功。不但缩短了200公里的正面,而且在春季泥泞开始之时,中央集团军群已位于构筑良好的阵地上。

克鲁格再次被鼓动参与暗杀希特勒,前线的连续败局和对抗力量的不断策反,促使克鲁格于1943年11月同戈德勒博士会晤并下决心除掉希特勒,在希特勒的一次出行中执行暗杀计划。

但在最后时刻,克鲁格放弃了这次刺杀计划,据说是因为海因里希·希姆莱会陪同希特勒一起,克鲁格担心希姆莱也会同时被杀,而这将会引起武装党卫军和国防军之间的一场内战,暗杀计划最终被取消。

此后他面对希特勒的诱惑,态度突然又发生了180度转变,从一个反抗运动的参与者又转而成为希特勒的宠儿,并接替了格特·冯·伦德施泰特元帅成为德国西欧战场总司令。

1944年7月17日,隆美尔因座驾在撤退过程中被英国空军战斗机击毁而身负重伤,被迫离职回国疗养。两天之后,希特勒把诺曼底正面的指挥权授予克鲁格。

刺杀希特勒的“7.20事件”发生后,克鲁格虽有参与,但很快得知希特勒幸存。于是将在巴黎的反抗运动用安抚手段给平息了,克鲁格还按照参谋长布卢默尔特里特将军的建议,向希特勒发了一封效忠电报。

但不久西线的战局日益恶化,克鲁格自己已经失去了信心。在8月7日发动了最后一次失败的反击后,克卢格不顾希特勒的命令而撤退部队,于是被希特勒召回柏林并撤职。

临行前,克鲁格把总司令的职务交给了瓦尔特·莫德尔,并给希特勒写了绝笔信,他在信中说:“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人间,生命对我没有意义了!

克鲁格在返国途中服食氰化物自杀,他的最终结局和名将隆美尔一样,都是卷入了刺杀希特勒的“7.20事件”,被解职后选择了自杀这条路。

但是,克鲁格死后,希特勒的态度和对待隆美尔时截然不同。得知克鲁格自杀消息后的希特勒,拿着鲁格的绝笔信说:这就是很有力的证据,说明克鲁格应该被处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